嘉宾介绍:

易昌良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现代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博士后


简介:

先后在地方党委政府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在中央国家机关从事新闻宣传、电子政务、体制改革、能源规划和石油储备工作。 现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现代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能源50人论坛秘书处秘书长。承担及参与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SSCI 4篇),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人民网、新华网等报刊、网站发表文章200多篇。

主题: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内容概要:

随着产业日趋成熟、技术不断突破、成本快速下降,我国新能源企业积极出海布局,已成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领域的生力军,风电、太阳能产业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而在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产业链的同时,带动沿线地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国内机构预测,“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面临发展转型期,清洁能源市场和需求巨大,同时中国新能源产业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以及效果好、技术实用性强的比较优势,这些都为中国新能源设备产业深耕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未来电力及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在倡导发展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清洁电力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应用大国,无论是制造产量还是装机规模均处于全球第一。截止2017年我国累计装机规模已超过130GW, 如何实现对这个万亿级市场“提质增效”成为行业面临的新课题。今年4月,由工信部等6部位联合印发的《智能光伏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支持开发智能巡检无人机。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给出明确的信息:未来实现光伏行业产值升级的途径就是需要引入无人机等智能化产品。

实际上,近年来在技术及政策的推动下,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和能源行业。无人机在替代传统人力,提高巡检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应用需求的深入,对无人机在产品的定型和功能设定上均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无人机企业能够深入了解行业需求,把握发展趋势,提供出整套的解决方案,真正解决行业痛点。

为帮助广大无人机企业更加深入的理解新能源与电力系统的需求,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探索无人机在新能源与电力系统的产品定位,建立新能源行业与无人机行业的交流平台、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中检南方决定于2018年6月23日在深圳联合举办“2018第二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新能源与电力系统无人机应用论坛”。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中检集团南方电子产品测试(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

2018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