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简介:
刘正军,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机载激光雷达遥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电网遥感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863、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课题多项。自主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软件(LidarStation),研制了轻小型激光雷达系统,并在多个地方电力、测绘等部门得到推广应用。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研制了大型无人直升机全自主电力线路安全巡检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大型无人直升机沿电力线路超低空全自动飞行、全自动获取电力走廊和线路本体长焦可见光、红外、紫外、激光等多种传感器数据,并实现规模化试验应用。出版有《大型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等专著。
主题:输电线路智能化机巡作业技术现状与趋势
内容概要:传统的输电线路巡检方式存在效率低、质量差、速度慢等缺陷,将阻碍智能电网的发展,特别是环境条件恶劣的区域,巡线方式更需亟待改进。本文对传统的巡线方式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利因素,阐述了几种巡线技术的先进性、功能、优点,以适应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电网输电线路在巡检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未来电力及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在倡导发展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清洁电力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应用大国,无论是制造产量还是装机规模均处于全球第一。截止2017年我国累计装机规模已超过130GW, 如何实现对这个万亿级市场“提质增效”成为行业面临的新课题。今年4月,由工信部等6部位联合印发的《智能光伏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支持开发智能巡检无人机。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给出明确的信息:未来实现光伏行业产值升级的途径就是需要引入无人机等智能化产品。
实际上,近年来在技术及政策的推动下,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和能源行业。无人机在替代传统人力,提高巡检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应用需求的深入,对无人机在产品的定型和功能设定上均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无人机企业能够深入了解行业需求,把握发展趋势,提供出整套的解决方案,真正解决行业痛点。
为帮助广大无人机企业更加深入的理解新能源与电力系统的需求,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探索无人机在新能源与电力系统的产品定位,建立新能源行业与无人机行业的交流平台、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中检南方决定于2018年6月23日在深圳联合举办“2018第二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新能源与电力系统无人机应用论坛”。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中检集团南方电子产品测试(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
2018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