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造灭火装置 “住”进布达拉宫
2014-05-04 10:05:45 来源 : 四川在线 中国国际警用装备网讯:古建筑消防安全一直是个难题,近日据央视报道,为了降低水枪灭火给文物古建筑的影响,西藏布达拉宫等文化遗产保护地,高压喷雾灭火装置开始投入使用。
这套用水量小并能很好保护壁画以及文物古籍的灭火装置,其实是成都制造。“从着手研究到生产改进,再到投入应用,总共经历了5年。”据该灭火装置制造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该设备已经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投入使用,今后还将陆续在西藏全区文物古建保护工作中推广应用。
据央视报道,在西藏公安消防训练基地里,高压喷雾灭火装置与普通消防车进行灭火对比演练。
视频中,两座临时搭建的仿古建筑均为两层小楼,内部结构模仿传统古建,还放置了酥油灯、壁画、易燃木材等。随后,消防官兵同时点燃两座古建筑,并分别采用高压喷雾灭火装置与普通消防车进行灭火。
娇小灭火枪单兵操作可灭火,水雾能喷17米。
“高压喷雾灭火装置分为灭火剂驱动装置、专门定制的高压软管和多功能喷雾灭火枪。” 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高新西区的实验基地内,该公司副董事长李伟展示了这套装备,其中水泵、药剂箱、控制系统组成了灭火剂驱动装置。
整套灭火装置最大的亮点要数多功能喷雾灭火枪,与普通灭火枪不同,专用灭火枪身材颇为“娇小”,长约50厘米,按动枪柄开关,喷出的不是水柱而是水雾,“高海拔地区喷射的距离可达20多米,成都能喷17—18米。”据李伟介绍,控制系统上安装了无线接收器,所以启动驱动装置,就可以通过水枪上的按钮控制供水,灭火枪起雾化作用的主要是枪头,视起火建筑距离远近,枪头打出的雾粒大小可以进行调整。“经过多次改良,这把灭火枪仅重1公斤,轻巧灵活,发生火情后,只要启动装置,单兵操作完全没有问题。”
国内首个古建筑灭火技术与装置,研发花费近千万。
据了解,该装置也是国内首套专门针对文物古建筑保护的灭火装置,此前通过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验收后,于2013年1月取得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并首先在拉萨大昭寺试用,目前已经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投入使用。
“整套装备最大的技术难点其实是水量的控制,水是火天生的克星,可水对文物、古建筑有次生损害,用水量太大会对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价值造成破坏。”李伟说,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水,达到最好的灭火效果,期间他们经过近百次的反复试验和分析,才最终得出结果。
理论研究为文物古建筑消防装备配置建立数学模型
李伟说,这套系统研发最初源于西藏消防总队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国家重点火灾实验室、武警学院、四川消防总队和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开展的“西藏文物古建筑灭火技术及装置研究”。
“当时希望能在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制造出适合西藏文物建筑的灭火系统和装置。”李伟说,2007年研究启动后,初期主要着力于基础理论研究,在为期两年的研究过程中,中国科技大学国家重点火灾实验室得出了大量实验结果以及重要参数信息,提出了文物古建筑消防保护的新方法,建立了文物古建筑消防装备配置的数学模型,随后2009年才开始启动装备研究,直到今年初才正式投入使用。
控制水量将水雾化,高压解决射程
然而文物古建筑多位堡垒式木石碉楼结构,依山而建、殿宇重叠,没有现代建筑防火分区的概念,一旦失火,不仅火灾蔓延速度快,扑救也很困难。如何用最少的水,达到最好的灭火效果,就成为李伟及其团队反复思考的问题。
“水是火天生的克星,水量太小不能及时遏制火势蔓延,水量太大又可能造成文物受损难以修补。灭火剂能够提高灭火效率,但化学制剂往往对建筑、对文物会产生伤害。”李伟说,这样矛盾的存在,让他所在的研发团队想到,是否可以通过将水雾化减少用水量。
问题又产生了,雾化后的水动能减小,灭火时救援人员不可能靠火太近,那如何有效解决射程?最终,这套分布式文物古建筑高压喷雾灭火装置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目前这套装置,在成都的射程能达到17-18米,在拉萨由于海拔不同,射程能达到25米左右。”
近百次实验研发花费近千万元
为了测试装置灭火效果,制造出样品后,李伟的团队在西藏恶劣的环境下完成了高性能海拔试验、地表及高空灭火试验、大当量火灾荷载试验,在海拔高度500米至4500米的成都、夹金山、巴郎山等地区分别进行了专用灭火枪的射高、射程、流量等基础性能试验。
“做一次实验花费至少两三万,最多的一次花了35万。”李伟说,近百次的实验导致这套设备研发花费近千万元,“实验前要设计一个火灾模型,包括火灾预燃时间长短、能够表明怎样一个状态等。每次在一个灭火状态下,在不同的条件下,通过灭火实验对灭火枪的性能进行对比,测灭火的时间,灭火剂的用量等。”
木材、纺织品、纸张,仅这三种古建筑里常有的物品燃烧实验,就让该团队忙碌了半年时间,“试验了10多种不同木材,多种织物,目的就是看药剂对物品产生的影响等。”
四川尚无使用将在西藏古建推广应用
2012年,古建筑分布式高压喷雾灭火系统在拉萨大昭寺进行工程试用。为期一年的试用期后,研发团队又对该灭火装置进行了改良。“当时灭火枪要重一些,现在的只有1公斤,减轻重量主要是为了让普通人更便于操作。”据李伟透露,该设备将陆续在西藏全区文物古建保护工作中推广应用,但目前四川还没有使用。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