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敢于探索 注重实效<br>努力提升视频监控系统实战效能<br>——武汉市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赵飞

2012-09-05 15:09:57  来源 :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视察武汉公安提出的“提升能力,勇创一流”指示精神,以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强力推动公安信息化应用,服务公安实战,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视察武汉视频侦查支队巡控大队时称赞:“这是武汉公安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充分运用了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手段,有效的打击罪犯,保卫、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平安。”主要表现在:


  --高起点谋划。采取“圈块格点”布局、全数字化组网、全网自动运维、全程安全应用,构建覆盖整个城市,具有鲜明武汉特色的“智慧之眼”天网工程。该项目被评为武汉市智慧城市示范项目。


  --高标准建设。开发集成指挥应用、追踪布控、可视化指挥和轨迹串并等12大功能,实现一键式点击、可视化展现、扁平化指挥。


  --高效率应用。在全国率先组建了视频侦查支队,充分运用视频报警、视频巡控、视频侦查、视频防范、视频监督和视频服务等信息化手段,取得了破案打击效能倍增、街面警情有效压降的“双丰收”。“2011.12.1”爆炸案、“2012.6.7”涉枪案等恶性案件充分借助视频手段及时侦破。


  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党政主导,在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上站位高。根据公安部、湖北省公安厅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的统一部署,我局抓住机遇,加快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一是党政主导,确定建设理念。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属地管理、资源共享”的要求,武汉市委、市政府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列为政府为民办理的10件实事之一,纳入全市绩效目标管理体系强力推进。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公安调研时提出“理念先进、国内一流、信息共享、协同办公,整合资源、大胆创新”的思路,明确城市视频监控系统顶层设计方向,并担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二是引进外脑,提供智力支撑。反复考察外地城市先进经验,历经8个月20余次修改完善总体建设方案,4次邀请国内顶尖专家评审指导,确保系统先进性、共享性、拓展性、实用性、服务性和安全性。三是部门联动,划分建设任务。市委、市政府明确市直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市政府应急办、经信委、信息办负责提出政府部门间监控资源整合需求和方案;公安部门负责系统规划、制定标准规范、提出建设需求、方案论证、竣工验收和管理使用;财政、城管、园林等部门做好经费保障、行政审批等工作。


  二、创新布局,在提高可视化决策指挥能力上下功夫。将视频布局、接警指挥、路面巡控有机结合,一体化运作。一是科学布局。全市摄像机总数25万个,按照重要程度和应用范围分为三类。其中,一类5000个,由市政府出资建设,二类2万个,由区政府出资建设,形成骨干视频监控网;三类22.5万个,由社会单位按照统一规划自建,按需接入。根据武汉地域特点,提出“圈、块、格、点”的布局思路。“划圈”,在城区主要进出道口设置摄像机,形成封闭的“圈”。“切块”,在过江通道设置摄像机,将城市划分为汉口、汉阳、武昌三块。“分格”,在主干道交叉路口设置摄像机,形成若干个网格。“定点”,在党政机关、水电油气等重要场所设置摄像机,实现全方位监控。“圈、块、格、点”的布局应用,首次提出了城域级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布局模型,改变了过去仅凭经验设置摄像机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对社会面由大到小,由疏变密的精确控制。二是天地对接。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与街面巡控队伍紧密结合、相辅相成,17个进出城口治安检查站、100条重点路段巡逻车、180个治安防控卡点、270个流动警务室与2.5万个一、二类摄像机开展视频互动巡逻,形成“空中监控、地面巡逻、人机联动、精确防控”的新型巡控格局。三是指挥联动。整合视频监控、警用地理、通讯调度等应用系统,实现视频、电话、电台、预案等多项指挥调度手段的高度集成,遇突发事件,指挥人员可第一时间确定报警人的方位;第一时间将出警线路的摄像机智能编组,快速调看视频;第一时间通过GPS、移动警务和报备系统看到周边警力,直接调度一线民警;第一时间将现场视频图像通过可视化指挥系统推送至各级指挥员会商研判;第一时间通过智能卡口布控堵截。处置操作全部在电子地图界面上一键式、可视化进行,提高了扁平化指挥能力。在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安保、全国公安特警大比武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创新技术,在数字技术安防监控领域应用上动脑筋。一是破解数字标准规范难题。我们按照公安部相关标准,组织制发联网规范、接入协议、摄像机编号、IP地址规划、立杆造型编号、路口摄像机布放等一系列标准,确保建设规范,资源互联共享。二是破解数字组网难题。瞄准技术前沿,在全国大中城市率先采用全数字解决方案,自建城域级通信专网承载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一纵二横”联网架构,纵向实现市公安局上联公安部、省公安厅,同时联入市政府应急办,下联分局、派出所;横向在市、区两个层面实现与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的图像整合、共享。三是破解海量视频资源应用展现难题。专门研发基于二维和实景GIS系统,空间应用的数字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建立云计算视频管理中心,采用负载均衡、虚拟化等技术,可对十万数量级视频资源进行管理,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为解决多系统、多时空排查的问题,采集GPS时钟信号,设立全网时钟服务器,确保系统设备时钟同步。四是破解海量视频信息存储难题。武汉市一、二类视频信息存储量超过20P,为方便海量视频资源的存储检索问题,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云存储技术,设立17个存储中心,对全网视频存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智能查找。


  四、创新管理,在运行维护工作水平上抓规范。一是统一建设模式。一、二类监控系统采取“网络运营商出资建设、政府承租,公安机关管理使用”的建设模式。项目由运营商出资建设维护,市、区政府分级承担租赁经费,分年支付。二是统一自动运维。首次在视频监控项目中开发自动运维管理系统,研发了基于GIS实景展现的状态监测、故障报警、工单流转等功能,实现发现、报警、维修的快速联动,同步由运营商组建1000余人的队伍,24小时运维,确保一、二类摄像机在线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同时在应用平台中,通过“智慧之眼”图标属性、颜色的不同,实现对摄像机状态的人性化展现。三是统一安全策略。建设与公安网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建立防病毒、防入侵、漏洞扫描安全系统。全部使用数字身份证书登录,全程跟踪每一个用户、每一次操作。建立17套安全边界接入平台,实现与政府部门、社会单位间的信息共享,确保视频信息安全。


  五、创新应用,在视频侦查专业化能力上求突破。将视频监控作为基础手段建设,建立市局、分局、基层所队三级视频应用研判队伍,推动视频全警应用。一是组建专业队伍。整合便衣警察支队、刑侦局、重点工程分局警力,组建视频侦查支队,设置视频巡控、视频情报研判、视频技术支撑、视频特侦等6个实战大队,以及覆盖武汉三镇街面的8个便衣行动大队。二是明确专业任务。突出“视频侦查、便衣打击”两项核心职能,全面负责视频侦查、巡控、服务、研判、管理等工作,承担全市街头抢劫、抢夺、诈骗、扒窃等犯罪便衣打击和防范任务。三是开展专业研判。做实做强视频研判分析,建立“先情报、后行动”的勤务模式,按属地管理分析案件信息,对重点案件、团伙案件和系列案件,逐案调取视频资料,开展精细研判,还原案发现场,摸清作案规律,发布研判信息,实施精确制导。四是实施专业打击。以视频侦查为龙头,联动多种侦查手段,做到视频同步上案、同步勘查、同步追踪、同步布控,开展人案关联、人事关联,实施精确打击。今年以来,通过视频广泛应用,实现了破案打击倍增、发案下降、群众满意度上升的良好局面。截止6月,全局共破获刑事案件20232起,依法刑拘、逮捕、劳动教养11063人,同比分别上升227.1%和35.6%。全市“110”日均报警量由1.2万起下降到1万起以内,降幅达16.7%;社会面抢劫、抢夺等重点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0%和12.9%。特别是在侦破“2011.12.1”爆炸案中,调取监控录像1.5万余小时,及时掌握犯罪嫌疑人安放炸药、窥视、爆炸、逃离全过程,及时锁定犯罪嫌疑人王海剑,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合成作战,快速突破全案。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