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警方通缉令发出首日两命案逃犯投案
2011-09-23 09:17:12 作者 : 木铎 来源 : 荆楚网
看到悬赏通告后,逃犯李松向警方投案。万多 摄
周中山(右)向警方投案。万多 摄
21日,武汉市公安局再次委托媒体发布10名重大涉案逃犯通缉信息首日,就有两名逃犯主动向警方投案。他们归案后感叹,逃亡路真是“鬼一样的生活”,现在“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看到报道后给警官打电话 二号逃犯开口“我投案”
21日中午,此次通缉令中名列第二的涉嫌杀人在逃犯李松,在看到报纸的通缉后,主动从红安给江岸警方打电话投案。下午3时,民警赶至黄陂蔡榨接受李松投案,并将其带回江岸公安分局。
一年多来,江岸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追抓李松的专班民警,反复上门向其在汉打工的父母做劝说工作,希望李松尽早投案。得知李松曾与堂哥李某关系密切,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刘玉洪将自己的电话留给李某,多次与其联系,宣传政策、法律。
据介绍,今年9月中旬,在外躲藏一年多的李松给家人打来电话,其家人将公安民警上门劝说的情况告诉了他,劝他回来投案。
9月20日,李松再次打回电话时,其堂哥李某将报纸刊登的公安机关开展追逃清网行动、投案自首将减轻处罚等情况一一相告,李松听后心里有所松动。昨日早上,在红安打工的李松从报纸上看到自己被列入武汉警方公安通缉逃犯,很害怕,当即给堂哥打电话表示马上要回来投案。
21日中午11时30分,李某打电话给刘玉洪,告知了李松要投案的情况。刘玉洪迅速上报分局领导,并带人赶到李某家中。12时40分,李松给刘玉洪打来电话,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投案!”
下午3时,刘玉洪按约定,前往红安与黄陂蔡榨交界的高速公路旁接到李松,随后将其带回江岸公安分局。
现年24岁的李松告诉记者,很为自己因年轻冲动犯错而后悔。逃亡一年多,他先在孝感打零工,今年7月又辗转到了红安,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并认识了一名女友。昨天,李松购买了一份当天的楚天金报,看到相关报道后,他决定投案,随即把自己的情况告知了女友。女友也支持他,并陪同他回汉投案。
四处躲藏、又害怕被捉,加上思亲心切,李松感觉:“逃亡的生活太苦了。直到今天,才感觉心里的石头落下了。”
案情回放:
2010年1月5日晚7时,江岸警方接到报警,在后湖街石桥地区某小区院墙外,发现一具男性尸体。经查,死者是宜城来汉人员胡某,是被人殴打致死。通过调取周边视频监控资料,警方发现当晚6时左右,曾有一伙人将胡某抬上了车。民警通过进一步侦查,最终确定,在复兴村一带租住的安兵、孝感来汉人员李松等人有重大嫌疑。原来,安兵因怀疑胡某与妻子有染而产生纠纷,便邀约他人将胡某胁持至复兴村,对其进行殴打,见胡某窒息后,几人又找来一辆面包车将其抛在后湖石桥。
逃亡11年是“鬼一样”的生活感叹“最对不起妻儿”
另一名投案的逃犯,是绰号“毛三”的周中山。
两天前,28岁的周中山从河南商丘老家,回到了武汉市东西湖区。昨日一大早,他就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以及警方悬赏通缉自己的消息。在家中犹豫了半晌,他决定到东西湖区公安分局投案自首。
自从当年犯事后,周中山就离家出逃,往返在河南、武汉两地,靠打工度日,由于没有学历和技术,他只能打小工,他在洗车店当洗车工,或者在工地上打零工。
昨日,周中山对自己的逃亡生活的总结是“鬼一样的生活”:
11年的逃亡道路,给他带来了太多的痛苦——他经常东躲西藏,看到警灯、听到警笛,乃至看到穿制服的人,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有时在工地上干得好好的,一看到有警察进来,转身就溜,工资都不敢回去结。
11年的逃亡生涯,让他丧失了太多的亲情——他从小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可因为要逃亡,爷爷、奶奶离世时,他都没能在老人身边尽孝,这成了他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现在,我觉得最对不起的是老婆和儿子!”周中山噙着泪水道出了自己的愧疚。他在河南打工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不久同居,儿子今年都4岁了。面对妻子,周中山隐瞒了自己逃犯的身份,为了逃亡,他和妻子、孩子也是聚少离多,甚至,因为手持假身份证,他至今都没有和妻子办理结婚手续。然而,深爱着他的妻子还是到公安机关来探望他,还送来衣物,劝他,“好好改造,早日团聚!”
案情回放:
2009年9月26日晚9时许,叶某、汪某与周中山受王某某等人邀约,在东西湖区吴家山东吴大道西郊公园对面,因琐事与受害人焦某、潘某等人发生争执,继而发生打斗。其间,叶某抽出随身携带的尖刀,伙同汪某及周中山等,分别持啤酒瓶、砖头等凶器,对焦某、潘某进行殴打,焦某、潘某被刺伤,后来焦某因伤势过重身亡。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