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浅谈人质事件中的指挥 谈判与攻击<br>——马尼拉“8•23”惨案的启示

2011-07-15 10:21:58  作者 : 映君  来源 : cps警装网


  2010年8月23日上午10点左右,菲律宾一名被辞退的警官,在马尼拉闹市区劫持了中国香港康泰旅行团共25人,其中21名中国香港公民。在挟持时间超过10小时后,菲律宾警方采取强攻行动,最终导致8名香港同胞死亡,7名受伤。


  劫持事件发生后,许多人一直通过媒体的现场报道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中联办、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与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一直保持热线联系,“要求菲方在保障人质安全前提下积极营救”。但是,结果令人遗憾。新华社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23日晚说,香港特区政府于24日日下半旗向遇难同胞志哀,并要求菲律宾政府“就这次事件向特区政府做出交代”。惨案能不能避免?解救人质的过程是否专业、合理?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普通民众不可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在对事件的处理方式进行谴责同时,应以理性的态度分析这样的结果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启示一:现场指挥员应当做到“知己知彼”


  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后,指挥是事件处置的核心,指挥员应当做到“知己知彼”,“知己知彼”的思想是《孙子兵法》主要精华所在。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不仅给千千万万的军事家们以深刻的启迪,而且一直被各行各业的人奉为至理名言。8.23惨案反映了,作为一线指挥员的许多“不知”:一是不知具体是什么巴士车,从而导致在进攻时不知从哪里破入?以及怎样破入?二是不知被劫旅客具体坐的位置,以至于4人质交火中遭菲警枪杀;三是不知巴士车内能看电视直播,反而让劫匪门多萨“知己知彼”,当门多萨从电视中看到他弟弟被菲警方逮捕后,扣动了机枪扳机射出了对政府绝望的子弹;四是不知巴士司机的话与事实不符,约在23日晚上19点25左右,巴士司机逃跑出来说车里所有的人质都被杀了,菲警方听信并被动反击;五是在劫持的十几个小时里不知劫匪与哪些亲朋好友联系?六是不知劫匪的装备具体有哪些?七是不知自身的力量和装备能否在短时间内克敌制胜;八是不会和平解决危机;九是不知逮捕劫匪弟弟会导致恶化;十是谈判破裂后不知有进一步的补救措施;十一是不知56名行动警员中的2名狙击手和1名侦查员的作用;十二是在夜间使用狙击枪不知需要夜视仪;……指挥员有这么多的不知,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15名人质中有幸存的就算是万幸的了。同时菲警方也创造了营救人质时间达79分钟的世界纪录。


  知分为先知和尽知,马尼拉“8·23”惨案我们无法做到先知,但是可以尽知,尽知又包括知己和知彼,知己主要是知己方的力量和装备能否快速、妥善处置劫持事件;知彼除了己方之外的情报信息,知彼还要知常和知变,知常和变才可从容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形。对于人质危机事件,指挥员到达现场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做到“知己”和“知彼”,首先应当迅速收集案件信息,在收集案件信息的同时要组织专业的谈判人员与劫匪谈判,对暂时还不清楚的,应尽快组织力量展开调查,应向先期到达的民警、谈判人员、调查人员、知情人员等等,收集的信息主要有:劫匪的动机和目的、人质的人数和基本情况以及所处位置、劫匪的工具(装备)、劫匪和人质所处的环境、己方的专业力量和装备。其次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查证核实和分析研判,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在各专业小组分析信息的基础上由现场指挥员参考决策,谈判小组根据与劫匪谈判情况分析研判和平解决危机的可能性;武力突击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研判各种解救战术的运用以及所需时限;现场调查组根据调查劫匪、人质和有关人员的信息汇总并对其真实性进行分析研判;救援组对现场武力进攻后的救援情况进行分析研判;警戒组、机动组、新闻协调组、现场勘验组、心理药理分析组等各小组分别进行专业的分析研判。第三根据情报对整个案件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和平解决危机的可能性、谈判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况、己方的专业力量和装备准备情况、劫匪的情绪变化、劫匪可能出现的过激行为、劫匪在什么情形下会行凶、什么时候发动武力攻击、攻击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进攻时人质的安全情况、进攻时的战术运用、进攻时谈判和武力的如何有机配合。第四根据情报以及法律、政策制定行动计划与任务,现场指挥员根据各专业小组的专业分析研判,结合法律、政策的规定要求制定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以及在采取行动时各小组间如何协调配合,在指挥员的高度统一指挥下行动。要尽量确保人质生命安全,力争和平解决人质危机,在和谈确实无望的情形下应果断采取武力,争取速战速决。


  启示二  现场指挥员应有“全胜”思想


  孙子的战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慎密完整的体系,其核心是“胜”,而以“全”争胜,则是贯穿于《孙子兵法》中最核心的思想。“全”的基本含义是全面、全部、保全。孙子所谓“必以全争天下”,讲的是思想方法的全面性,这就是对各种相反的可能性都要进行分析。反观马尼拉“8·23”惨案,指挥错误连连,专家、媒体、网友等等纷纷指责,被喻为“最盲目、最冒险”的营救。从菲律宾官方报道的马尼拉8.23惨案原因来看,有三点:一是相信和平解决,放弃击毙劫匪;二是逮捕其弟恶化,补救措施已迟;三是未派最优部队,突击行动槽糕。难道“相信和平解决”,就可以“放弃击毙劫匪”,而应当是在争取最大限度地和平解决危机的基础上不要放弃武力准备;在逮捕其弟时,不去分析可能带来的恶化局面;不知道自己派出的营救部队在攻击时能否“全胜”?等等这些原因根本经不起推敲。也完全没有体现孙子的“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的思想。 劫持事件中,解救人质--不管他们被困于飞机汽车还是饭店剧院,更不论人质是数人或是上千人--都是各国政府及安全部门极其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也是各国公众和舆论聚焦的中心。应对重大的人质事件,各国基本上形成了模式:成立统一的解救人质指挥部,派谈判专家和恐怖分子,特种部队同时做好准备,以随时一击成功。按照这一模式,2009年4月美军解救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船长 堪称人质解救成功的典范,而2004年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则是反例。应对像马尼拉“8·23”这样的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员在全面掌握案情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谋略作用,以计破敌,以谋取胜,“伐谋”要与“伐交”、“伐兵”相结合,全破结合,兼而用之,而不是将和平解决危机与动用武力解决截然分开。首先是“伐谋”,就是通过对事件的综合分析,提出战略决策和部署,充分运用谈判技巧,稳住并拖延时间,使后续攻击、救援等力量做好充分准备;其次是“伐交”,通过政治攻势,宣传法律、政策,根据劫匪提出的条件以及解决办法和处理的程序的可行性等进行谈判,分化瓦解劫匪;再次“伐兵”,即在和谈无望的情况下动用强有力的警察实力,采取坚决行动,在劫匪门多萨还没有对人质开枪之前将其拿下,以保全人质生命。


  启示三  指挥、谈判、攻击三角关系,指挥应做到中央全控


  在马尼拉“8·23”惨案中,指挥、谈判、攻击看来非常混乱和业余,也被媒体批营救不力,表现笨拙。首先,从指挥上看,在谈判时,有信心和平解决危机,就没有做好武力攻击准备;缺乏对事件情报信息收集、分析、研判这一关键环节,可以说营救行动是盲目的和冒险的;不应由劫匪的弟弟参与谈判,更不能在事件现场逮捕其弟。菲律宾DZXL电台、Channel 5记者厄尔·多夫当时就在人质事件现场,他也参与了对门多萨的采访;门多萨最后访谈:对我弟弟像猪一样,门多萨最后说,“他们应该释放我的弟弟。是我做的事,为什么要那样对他?我是犯下这个罪的人,而为什么他们逮捕他?他们应该逮捕我。”随后通话中断了。事件现场指挥官马尼拉市长林雯、副市长莫雷诺,在枪手门多萨拒绝谈判并开枪之后,分别离开了指挥岗位,去了附近-间宾馆喝咖啡,透过电视直播,观看警方展开营救行动。门多萨挟持人质后,当局成立由林雯洛和莫雷诺领导的地方危机管理委员会,全权指挥处理。莫雷诺说,当天傍晚,他对事态发展“感到泄气”,去了附近-间宾馆喝咖啡,透过电视直播,观看警方展开营救行动。他反问委员会,“我可以做什么,难道要去迎子弹?”,这是在草芥人命,简直是荒谬之极!其次,从谈判上看,应组织专业的谈判小组进行谈判。在8·23惨案中菲律宾警方方承认解救香港游客时未设谈判小组上个月香港游客被劫持事件中负责指挥谈判行动的菲律宾警方官员奥兰多·叶布拉9月6日承认,菲警方事实上根本没有正式的人质事件谈判小组,参与谈判警察称菲警方无正式谈判部门,事发时自己缺乏必要情报,叶布拉说,警方本应从其他部门调派几人帮他,但是这些人从未联络过他。“如果说当时有情报小组在现场,我就能了解人质背景、被劫持旅游车的结构以及油箱里可能还有多少汽油。”菲律宾“谈判专家”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谈判专家应该通过谈话方式而不是信件传递的方式;在谈判专家进行谈判中永远没有“不”字,菲官方发出信件,直接拒绝劫匪的要求,激怒了劫匪,导致事情恶化。在人质劫持事件中,谈判专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谈判中应当尊重劫匪和保持冷静,要认真倾听和真诚对待,要从劫匪利益的角度去思考;菲律宾“谈判专家”多次漠视劫匪扬言要伤害人质而继续采取强硬态度是不可取的。最后,从攻击上看,“8·23”惨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时机没有把握好。一方面,不能等谈判破裂后再攻击,应是在无法继续谈判的迹象出现时应果断攻击;另一方面,攻击指令下达后,应做到首发命中、速战速决。二是行动迟缓,劫匪枪声响后应立即做出反应而不是在十五分钟后才行动;三是进攻营救时间过长,为能成功救人,闪电式进攻是最佳方法之一,故事前针对现场环境而部署的装备及拯救人质的周详计划,缺一不可。部署方面,通常部队会先安排狙击手,在有利位置全程瞄准枪手,若其突然发难杀人质,即将其击毙。而谈判过程中,有机会能瞄准枪手也会格杀勿论。其他队员也会就现场为楼宇、汽车或飞机等不同环境,部署所需爆破工具,以便在决定行动时,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救人,免枪手有时间发难杀人质。四是攻击装备落后,当枪手晚上发难开始杀人质时,菲警才“被迫”强行接近旅游巴救人,从直播所见,拯救人员竟连最基本的装备都没有,有警员连防弹衣都未穿,爆破工具只有一柄20磅铁锤,根本无法闪电破门救人,结果行动历时逾1个小时才有警员能成功登车,如枪手不是“手下留情”,所有人质已被杀光。


  在劫持事件中,现场指挥是核心、是灵魂;而谈判、攻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即使是有信心和平解决人质危机,也要从一开始就做好攻击的准备,而不是等到谈判破裂后采取准备攻击。指挥对谈判、攻击下达命令;三者之间,互通专业意见和情报;谈判和攻击之间要交换情报,配合行动,指挥应做到中央全控。


  启示四  应加强专业队伍训练


  训练,是为了提高谈判人质的谈判技巧和综合处置人质危机事件的专业能力。专门的人员和专业的训练是专业处置人质危机事件的关键。马尼拉“8·23”惨案暴露出来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队伍是无法有效处置危机事件的;菲人质事件特警证供:上次正式射击训练已是04年。据2010年09月09日13:04人民网-环球时报报道菲警方首度承认或曾开枪射杀香港游客。据2010年09月07日03:19新京报报道,由菲律宾司法部长利马领导的一个小组继续对人质事件进行调查,负责指挥谈判行动的菲律宾警方官员奥兰多·叶布拉9月6日承认,他平时只是马尼拉地区警察局的一名法务官,但是在有需要时,他也充当警方与劫持者沟通的首席谈判员。“我没有被任命为谈判员,也没有这样的头衔,我只是在情况需要时来充当这样一个角色,”他说。叶布拉还表示,在菲律宾国家警察部队内事实上并没有正式的谈判部门。他曾在2007年建议成立这样一个部门,但没有得到实施。


  (一)专职谈判队伍的训练


  专职谈判队伍的训练以日常各自训练为主,训练的形式可以采取理论授课、案例教学与研讨、模拟或者仿真演练等等。此外,还有对个案的分析研究、组织理论或者实战运用研讨、外出学习考察。在训练中要始终贯彻“练为战”的指导思想,避免训练与实战脱节。具体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训练应当以练为主,尽量结合预案演练;理论讲授占总训练量的比例应当在30%以内。


  2.谈判组的训练应当与武力处置组、指挥组的训练结合起来。


  3.对已发的个案应及时跟进研究,有条件能到案发地的最好能到案发地实地调研,对经典个案要重点分析研究、归纳总结。


  4.对已发的个案应当及时按照人质危机事件的动机归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以便能及时总结各类事件的规律和特点。


  5.应当及时汲取内外先进的处置理念,对“走出去、请进来”要形成制度,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二)兼职谈判队伍的训练


  兼职谈判队伍以本岗位的业务工作为主,兼职进行人质危机的谈判工作,对这样的一支队伍进行训练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提高兼职谈判人员的谈判技巧,应对不同情形的人质危机事件,在训练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训练备勤制度化


  为避免兼职谈判人员被日常的岗位业务占用训练时间,或者单位领导认为人质危机谈判只是兼职工作,而不予支持。有必要从市公安局层面以局党委通过《兼职谈判人员管理规定》,形成制度以切实保障有充足的时间训练,或者在值班备勤时能保证第一时间赶赴人质危机事件现场。


  2.训练形式多样化


  训练的形式要根据兼职谈判的特点,灵活多样,在实践中可采取集中封闭学习、专家讲授、个案分析、模拟演练、理论研讨、外出考察学习等等,实践中可视具体情形确定训练形式。


  3.训练内容实战化


  训练内容一定要贴近实战,要切合我国实际,即在对我国已发生的个案进行分析、提炼、归纳等的基础上,总结各类人质危机事件的规律特点,结合国(境)外先进的处置人质危机事件理念进行训练。


  4.训练人员一体化


  这里所说的训练人员一体化,一方面指的是在训练时谈判小组的每个人员应当到齐,所有的谈判人员是接受一样的谈判技巧和处置理念;其次,谈判人员的综合训练时还应当与武力处置组和指挥员一起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现场处置中保持高度一致。另外,谈判组、武力处置组、指挥员掌握了同样的知识技巧和处置程序,就达到了“一体化”,实战中处置才能更默契、更专业、更有效。


  谈判应当让有组织、有准备、有训练、有质素、有时间的人员专职肩负。训练是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专业技巧性很强的人质事件处置来说更是如此。谈判是解决人质危机事件最好的办法,谈判是处置人质危机事件一个必经的环节,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为了不让类似马尼拉“8·23”惨案重演,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谈判队伍,也是进一步提升该城市或地区处置人质危机事件的专业能力和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安全心理,以及进一步巩固该城市或地区政府的执政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锋等着·反劫制暴战术谈判·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郝宏奎着·反劫持谈判与战术·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3.哈里·亨德森着 贾伟等译·全球恐怖主义--完全参考指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顾雨编着·超级恐怖调查(上、下)·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


  5.刘汉文、傅丰良、李涛着·孙子兵法与现代公安管理·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2001.


  6.(英)彼得·哈克莱罗德着 王振西主译·反恐时代·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7.王凡编着·环球大追捕--国际反恐怖写真·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8.胡望洋编着·人质事件应急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9.王凤鸣、夏洪志、李慧智主编·反恐战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江立华、杜玉环、李建利主编·人质·暗杀·战争:中东黑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龙海元  男,深圳市警察学校训导处处长.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