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消防女警:红门里绽放铿锵玫瑰
2011-03-08 09:38:07 作者 : 木铎 来源 : 辽宁省公安厅选择了长空,我们就要做一只穿越云海的雄鹰;选择了大海,我们就要做一名抗击风浪的水手;选择了从军,我们就要将百姓的忧乐放在心头;选择了这片橄榄绿,我们就要将安逸和享乐抛在脑后;选择了做一名消防女警,我们就要把儿女私情深藏心中。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就有这样一群女警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职责,展现了新时代女警官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真正撑起了消防工作的“半边天”。
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女警官陈昕馨、周丽俐、马天佳获得殊荣,被大连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女警官标兵”、“优秀女警官”,而她们只是这个女警官团体的代表,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也是全体消防女警官的骄傲。
“大内”快手
人物档案:马思慧,女,大连市公安消防局现役警官,中共党员,1980年8月出生,2003年7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同年入伍,任防火处指导科参谋工作至今,专业技术十一级,武警上尉警衔。入伍8年来,她于2006年、2010年两次被评为支队优秀警官,在去年“7·16”火灾事故中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消防部队里“内行”的人都知道防火处内勤工作繁重而繁琐,十分磨练人的意志品质,要能写得好、跑得快、坐得住。马思慧从入伍以来,一直担任着防火处指导科的内勤工作,被人称为是“大内”快手。
8年间,在没有办公自动化的时期,行政办公工作大多需要人力完成,收发文件、上传下达都依赖口头、传真机这些方式,常常是一件事情要电话通知15个基层科大队,既要言简意赅、又要准确无误,一番话要一字不差地重复说上15遍;下发文件要给15个科大队分别传真,常常是发完传真,半天时间就没有了;公文流转要在分管局领导、部门内部领导、6个职能科室之间传递,3个月下来,一双皮鞋跑破了。
内勤工作事务性工作多,要求准确率高、时限性强。她以耐心细致应对工作的繁琐,以周密严谨应对工作的复杂,工作忙中不乱、急中有序。她讲求效率,往往以“多拉快跑”的节奏去完成手中堆积如山的工作。别人半天能完成的工作,她2个小时就能完成,别人1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她争取20分钟完成,效率的获得来源于她平日的善于积累、注意观察和勤于思考。8年来,她共撰写通知、通报,工作信息、简报、总结、汇报材料等各类文字材料上千份,汇总的各类专项整治统计表、行政执法统计报表等各类数据表格上万份,工作中无一出现差错。
平日里,加班加点是常事,她始终把这视为岗位工作的一部分。2009年,以国庆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为中心的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科内人手非常紧张。马思慧在产后身体尚未复原,在孩子才3个月的情况下,毅然选择回到了工作岗位。孩子还未满6个月,她就主动放弃回家送奶的时间,全天工作在岗位上。筹备开会、夜查行动、迎接上级检查等工作任务期间,赶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她都已经习以为常,但对于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她内心始终充满愧疚,不能给爱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不能给孩子坚持哺乳,甚至不能经常陪伴在家人身边,都让她感到既自责又遗憾。可一想到工作,一想到职责,她就把这些儿女情长暂时搁下,迅速地进入工作角色。
军中讲师
人物档案:杨林,1972年9月出生,1996年7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法系,同年分配到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教导大队,任教员。2005年7月调入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培训中心。现任防火监督工程师,技术九级,中校警衔。
她用扎实所学丰富战士的头脑,她培训企业消控室监管员消防职业操作技能,她贴近民众普及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她是身着警服的老师,是将专业消防知识简化输出的传播者。她是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法专业的防火监督工程师杨林。
杨林从进了部队的那天起,就同消防部队的教育工作有了不解之缘。1996年毕业同年即被分配到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教导大队担任教员。9年间,她利用所学知识,身兼数职,先后担任过教导大队中专班、战士考学补习班、社会消防安全培训班的法律、政治、英语、消防基础知识教员,培训考学战士400多名,其中近200名学员顺利考入部队院校。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她从未停歇的苦读。只有不断地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跟得上消防部队发展的新形势,解决知识更迭中出现的新问题。
从2005年7月调入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培训中心后,杨林从事着消防部队的培训教育工作。她积极响应局里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安排,紧紧抓牢能够同社会受众接触的机会,培训社会各类人员近万人次,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之余,她努力钻研消防业务,学习法律和英语。几年来,杨林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几篇,2007年与培训中心其他教员合作,共同编写出版了《社会消防工程概论》一书,独立完成全书11万字的撰写。
2008年9月,经过半年多的刻苦学习,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获得了律师从业资格。“在部队,律师从业资格虽然没什么用,但我就是想证明给自己看,每天逼着自己学习。”杨林这样解释自己参加司考的理由。
心理医生
人物档案:杨毅,2003年入党,2007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8年经过考试成为大连市公安消防局政治处组教科一名文职人员。参加工作以来,她立足本职,刻苦钻研,于2009年通过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成为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唯一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大连市公安消防局的优秀文职,2010年荣立省政府颁发的个人三等功。
她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负责消防官兵的心理工作;她是局里的文艺骨干,从2008年至今,先后主持大小演出近50场,并以她特有的语言风格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就是大连市公安消防局政治处组教科文职女警杨毅,2008年经考试踏入红门,从此在消防官兵的工作生活中多了一位护佑心灵的使者。
新形势下,消防官兵心理的稳定和健康直接关系到防火和灭火救援等消防安全保卫任务的圆满完成,关系到部队内部的安全稳定,关系到部队建设的长远发展。
杨毅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从参加工作至今,为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千余名官兵制作心理档案,先后总结编排心理行为训练项目125项,参训人数近600人,成功为“7·16”等重大战斗的参战官兵进行心理干预。
两年来,不论是在心理健康授课、辅导或是局里心理健康论坛的交流中,她都耐心细致、有求必应,帮助消防官兵不断认识自己与部队、社会,处理各种关系,逐渐改变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科学地疏导、排除他们的心理困扰,并教会自我调节的方法。她是现实中的“心灵捕手”,层层打开消防官兵的心结,启迪他们找到真正健康的自我。
杨毅在各项文艺演出中发挥着个人特长,曾代表武警、边防、消防参加省公安厅举办的“人民公安为人民”大型诗歌朗诵会获得专家好评,代表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参加大连市公安民警才艺大赛主持人比赛获得特殊贡献奖。几天前,她再一次代表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参加大连市公安局举办的“灿烂的警花——庆祝三八妇女节”文艺联欢会,与陈寒柏、小沈阳等著名演员同台献艺。在她先后主持的大大小小的50场演出中,无论是大型警营文化展示会还是激烈的演讲比赛,杨毅都以她真挚饱满的感情和落落大方的主持风格赢得官兵的喜爱。
“平凡”参谋
人物档案:马天佳,1983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2004年入党,2009年调入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司令部警务科担任参谋。两年来,她对警务业务潜心研究,充分发挥特长,兢兢业业地完成各项工作,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默默的奉献。本着对消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她勤学敬业,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完成着一项项任务,以最朴素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这就是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女警官马天佳。
表面是个刚出校门的小姑娘,心里却装着坚强和坚韧。所有初涉工作岗位的新人遇到的难题,她都遇到过——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就当自己成长了一次。所有工作业务上的问题,她从来都是虚心请教——警务科里每个兵龄比她大的官兵都成了她的“师傅”。作为司令部警务科参谋,对业务理论知识要求非常高,所以,马天佳就从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入手,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政治上越来越坚定,业务能力越来越娴熟,逐渐从一个青涩的新参谋成长为中坚骨干。
警务工作零零碎碎、点多面广,事无巨细,但事事都关系到官兵的切身利益,要认真细致,更要讲究原则,丁是丁卯是卯。就拿消防战士档案一事来说,每年600多个士兵的档案要填装整理3至4次,征集新兵档案、调转考学战士档案、复员老兵档案都要审阅填装建册,士官初选、晋级,班长任命,士官考评材料都需要填装整理……但不论工作怎样繁琐,马天佳都会耐心细致地逐项完成。为了了解每个消防官兵的情况,她几乎天天“泡”在档案室,了解战士档案,逐一翻阅,做到了每人档案不缺任何插件,也使她成为最了解消防官兵情况的人。
马天佳的丈夫在沈阳工作,每半月回家一次,顶多呆两天,她们夫妻俩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双方都没有时间去照顾家庭。刚刚新婚的她,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加班加点,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她总是率先要求留下来。面对年迈的父母,在她心中一直都藏着一份愧疚。因为母亲身体一直不好,而自己却因工作无法在身边照料,自古忠孝难以两全,身为消防军人的马天佳,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