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夺命大火再鸣警钟

2010-11-18 09:11:47  来源 : 人民网


    截至11月17日,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已经夺去了53条鲜活的生命,还有70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这场近年来罕见的特大火灾是如何形成的?为何会造成如此惨重的人员伤亡?整个灭火救援工作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在悲剧背后,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就上述问题,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的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少将接受了记者专访。


    诸多安全隐患酿成巨灾


    问:上海“11·15”火灾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为什么这场火会烧得这么大?


    答:我们对起火的大楼进行了仔细勘察,发现大楼存在多种致灾因素:一是楼房四周搭得满满的全是脚手架,将整幢楼完全包围;二是外面还包裹着尼龙织网;三是脚手架上都是用毛竹片做的踏板;四是楼房外立面上有大量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


    这些尼龙织网、毛竹片、聚氨酯泡沫都是易燃物,特别是聚氨酯泡沫,一旦燃烧就会产生含有剧毒氰化氢的气体,人如果吸入一口就会中毒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聚氨酯泡沫燃烧速度非常快,能快到什么程度?我记得,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9·20”火灾中,由于大量使用聚氨酯材料装修,表演人员使用道具枪引燃顶棚聚氨酯材料。现场监控录像显示,火灾发生后仅46秒,有毒浓烟就笼罩了整个大厅,造成44人死亡。


    这次上海“11·15”火灾中,消防官兵接警后一分钟内立即出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却发现整幢高楼早已被浓烟包围,火沿着楼层直往上蹿,而且当时风很大,加速了火势蔓延,瞬间就形成一个大面积、立体式的火场。


    现在初步查明,火灾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而且这幢楼是在已有156户人家入住的情况下进行外立面的装修施工,相当于边营业边施工,这是安全生产的大忌,楼内人员密集,可燃物多,疏散难度大。正是这么多致灾因素叠加到一起,才酿成了一场近年来罕见的大火,导致这么惨重的人员伤亡。


    奋力救援避免更大悲剧


    问:这场灭火救援战斗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能否帮我们还原一下现场?


    答:在我的灭火救援经历中,这么特殊的火灾非常罕见。当时,楼房外面所有的方位都被浓烟封闭,烟气的温度在800摄氏度以上,普通窗户玻璃遇到2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会迅速爆裂,使火灾向室内蔓延,情况非常危急。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本身就是国际性消防难题,高层建筑的“烟囱效应”扩大了灾情。此次火灾的起火建筑是塔式结构,体量大,火灾控制难度也大;加上居民家庭可燃物多,燃气管道紧急关阀后还有不少存量,导致火灾迅速进入猛烈燃烧状态。起火建筑的东、南两侧都没有消防登高面,消防云梯车、举高车无法靠近作战。


    在这种形势下,消防官兵采取内外夹攻的灭火方法。从外面控制火势,用举高车以及在邻近建筑楼顶架设移动炮和水枪阵地,堵截与强攻相结合,上下左右合围打击火势;灭火与救人同步进行,60个攻坚组、240多名攻坚队员强行进入楼内,挨家挨户搜救生命。


    除了传统的云梯救人之外,还出动了直升机救人,这在国内是首次。基本控制火势只用了1个小时,整个灭火救援战斗用了4个多小时。


    问:整个灭火救援给您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


    答:我先告诉你两个数字:160和2。“160”是我们的消防官兵从着火高楼里救出来的幸存者人数;“2”是在起火高楼的旁边还有2幢同样的居民楼。消防官兵到场后,立即在起火建筑旁边布置水枪阵地,有效堵截和扑灭了快要烧到东侧相邻建筑的火势,否则旁边两幢建筑里的数百名居民也将遭受灭顶之灾,后果不堪设想。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评价这场灭火救援战斗时说,公安消防官兵处置及时、有力,救援成功,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避免了更大的伤亡,这是一场成功的典范战例。


    上海公安消防部队的装备水平在全国来说是比较精良的,人员素质和作战水平也是非常优秀的,在这次火灾救援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我当时也进入起火的楼里,看见有的战士把自己的空气呼吸器面罩摘下来戴在被困群众脸上,在滚滚烟尘里,自己刚走到楼口就支撑不住倒下了。我亲眼目睹,情景非常感人。


    易燃装修材料成为火灾亡人的罪魁祸首


    问:通过这场火灾,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答:悲剧警醒着我们,必须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


    首先,不仅是这次火灾,从更多火灾来看,聚氨酯泡沫等易燃装修材料已经成为当前火灾亡人的罪魁祸首。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规定,建筑工地脚手架必须用难燃和不燃材料搭建,杜绝聚氨酯泡沫用于外墙保温和室内装修,必须用难燃的物质代替。


    其次,对已在正常使用的建筑进行装修是安全生产的大忌,一定要慎之又慎,存在安全隐患的坚决叫停。


    从根本上讲,火灾的成因极其复杂,火灾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单位、个人、部门、政府四方形成合力,筑牢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最重要的是,火灾防控基本知识和火场逃生自救知识应该成为公民的基本常识,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推广,让每一位公民入心入脑,共同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